1. 首页
  2. 刘慈欣评价阿凡达(阳康之后,一定要去看看阿凡达里的元宇宙!)

刘慈欣评价阿凡达(阳康之后,一定要去看看阿凡达里的元宇宙!)

“阳康”之后,你会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?

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疫情折磨之后,买一张电影票,久违地走进电影院,去看新上映的《阿凡达:水之道》,享受顶级好莱坞大片带给你的震撼吧!

自《阿凡达:水之道》在内地官宣定档,影迷们不禁感慨,时隔13年,终于迎来了好消息!

《阿凡达》当年有多火?那时候还没有发达的网络购票,买票要去电影院。那段时间电影院挤得人都走不动,排队的队伍弯弯曲曲能绕好几个大圈。甚至有凌晨排队的!

《阿凡达1》的上映不仅仅成了影史经典,正是“阿凡达效应”,极大地推动了国内电影院和IMAX银幕的发展。它更是让当时的观众关注起了一些前沿技术,像是动作捕捉、3D摄影等等。

在《阿凡达》电影中,利用人类和纳美人基因创造出的“阿凡达”,可以让人类的意识进驻其中,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自由活动的“化身”,可以进入潘多拉丛林世界。人类能够暂时脱离现实的自身状态,以意念及精神的方式进入一个平行世界的“虚拟化身”并自由生活,这也是“元宇宙”最广义的概念。

而《阿凡达2》如同它的名字“水之道”一样,这部续集着重展现潘多拉的水下世界。它并不像很多科幻片华丽有余浮夸有余而真实感不足,而是将一个超现实想象的世界,做到了真实质感至毫厘必现的完美程度。

在IMAX 3D的巨幕上,湛蓝的海水随着琪莉跃入水中而充盈在观众的眼前;纳美族与大型海洋生物互动,诠释着万物有灵的自然和谐之美;灵鲲和那些叫不上名字的水中异兽都栩栩如生、活灵活现;枪林弹雨的激烈场面在3D视效的加持下仿佛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……

在震撼这些视觉效果之余,我们都不免好奇,这些水下的唯美镜头是怎样被摄制出来的?

12月21日,《阿凡达2》导演詹姆斯·卡梅隆登陆知乎,亲自解答了这个萦绕在全球影迷心中的困惑。在这份知乎回答中,卡梅隆屡屡提到“CG动作捕获”“FIST动作捕捉”“Fusion 3D摄像机”等专有技术名词,正如他所说:“如果当下电影制作技术达不到我设想的效果,我们就必须自己创造技术。”这是一名对于技术近乎偏执的艺术家送给观众最好的礼物。

此次采用 RGB 激光投影系统,以高帧速率提供明亮的图像,这将实现不需要 3D 眼镜就可以观看 3D 电影,能够让观众全程沉浸式体验虚拟世界的感觉。

相较于完全的虚拟世界,我们可能更期待阿凡达式的虚拟现实体验,即通过科技的方式,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使用一个分身,到现实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;并且通过分身,我们可以去做任何事情,获得真实的触觉反馈,并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。

影片中的潘多拉星球就好比元宇宙,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飞龙、悬在空中的石头、发着光的不同形态的植物、肉身可以通过神经元与万物相连等,在元宇宙里都可以被实现。

而阿凡达的英文为“Avatar”,通俗来说,就是玩家的“虚拟化身”。从某种角度来看,《阿凡达》就是一个男主通过“脑机”开启虚拟生存游戏的故事。换句话说,我们通过VR头显等技术,也能像影片男主一样,以“虚拟身份”在虚拟世界中“生活”。

比如游览风景名迹,我们不用再长途跋涉,通过分身就能够看到真实的景区画面;比如天各一方的好友想要约会,不用相互奔赴选择一个地点,通过两个分身就可以实现面对面交流,并且这一切都正在现实世界真实发生,并非虚拟世界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