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
  2. 人类到底是什么(元宇宙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?人类现阶段能否在“元宇宙”中生活)

人类到底是什么(元宇宙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?人类现阶段能否在“元宇宙”中生活)

近日有一则新闻,进入人们视野,2022年11月9日Meta(原facebook)创始人兼CEO马克·扎克伯格发布公开信,宣布Meta计划裁员超11000人,占其员工总数13%。他公开承认了自己的预判失误:“不仅电子商务回到了此前趋势,而且伴随着宏观经济下滑,竞争加剧,广告流失,导致Meta收入远低于预期。”

作为美国科技四巨头之一的meta,自2019年以来,其发展战略“以Facebook为先”的战略,更改为“以元宇宙为先”的战略”后,累计亏损已超过270亿美元。

元宇宙有这什么样的魅力让扎克伯格如此投入呢?

1. 元宇宙的概念

我们首先要了解以及元宇宙的概念。

元宇宙是由英文“metaverse”一词翻译过来的,而最开始提出这一词的是在1992年美国科幻作家尼尔·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《雪崩》中提出的,小说中提出了“metaverse(元宇宙)”和“Avatar(化身)”这两个概念。人们在“Metaverse”里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,这个虚拟的世界就叫做“元宇宙”。

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,更多的科幻作家都意识到这将是一个新的时代。其中赛博朋克之父美国作家威廉·吉布森,就基于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创作了《神经漫游者》三部区,故事中也描绘了一副光怪陆离的未来世界,人们也可以通过科技,脱离肉身进入交感幻觉的赛博世界。这也不外乎是一种“元宇宙”。

现在元宇宙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,但人们不约而同的达成了一个共识,元宇宙一般是指,人类在自然宇宙外,通过数字技术,构建一个与自然宇宙相互纠缠影视的数字虚拟宇宙。但是元宇宙也并不是一种颠覆性技术,它是一种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,是在扩展现实(XR)、区块链、云计算、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下的概念具化。现在人们对元宇宙的基本特征可以包括以下几点:

(1)沉浸式体验,低延迟和拟真感让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;

(2)虚拟化分身,现实世界的用户将在数字虚拟宇宙中拥有一个或多个ID身份;

(3)开放式创造,用户通过终端进入数字虚拟宇宙,可利用海量资源展开创造活动;

(4)强社交属性,现实社交关系链将在数字虚拟宇宙发生转移和重组;

(5)稳定化系统,具有安全、稳定、有序的经济运行系统。

2. 人类未来能否在“云上”生活

在电影、动漫、小说中对元宇宙的畅想就有很多描述场景了,

早在2009年,美国著名导演詹姆斯·卡梅隆有一部经典电影《阿凡达》,就是有“元宇宙”的畅想,人类通过科技手段,将人类意识穿到克隆人的身体内,并对克隆人进行控制。比较有意思的一点《阿凡达》的英文名《Avatar》也是《雪崩》这部小说中提到一种概念。

当然,说其元宇宙常被人提及的还是2018年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科幻电影《头号玩家》,它被认为是目前最符合《雪崩》中描述的元宇宙的形态。在《头号玩家》中,2045年的现实世界处于崩溃边缘,人们戴上VR就能即刻“逃脱”,转而进入高度逼真的虚拟世界“绿洲”。“绿洲”里有着完备的虚拟社会形态,包含各行各业的数字内容、数字产品等,虚拟人格可以在其中进行价值交换。而另一部电影《失控玩家》,是继《头号玩家》后,被明确打上“元宇宙”标签的又一部电影作品。该片讲述游戏“自由城”中的一个NPC(即非玩家角色),机缘巧合觉醒了自我意识,为了守护自己生活的虚拟世界而奋力拼搏。

不论是《头号玩家》的“绿洲”,还是《失控玩家》的“自由城”,它们构建的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都可以被称为“元宇宙”。

自提出元宇宙的概念后,元宇宙的实际应用又是怎么样的呢

2021年11月,虚拟世界平台Decentraland公司发布消息,巴巴多斯将在元宇宙设立全球首个大使馆。

2021年12月,百度发布的首个国产元宇宙产品“希壤”正式开放定向内测。并在“希壤APP”里举办Create大会。

2022年2月,香港海洋公园宣布:香港海洋公园、伙拍TheSandbox合作布局元宇宙。

2022年5月,“元宇宙首尔市政厅”向公众开放。

元宇宙,现在处于发展阶段,大家都在对元宇宙的实际应用在探索,同时对现有的硬件进行升级,而在未来的元宇宙,也将逐渐的向这三点慢慢发展下去:

(1)与现实世界平行

(2) 反作用于现实世界

(3) 多种高技术综合

现阶段人们想在元宇宙中生活,还不能实现。但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,又让我们能够窥探到元宇宙的生活方式,无现金的支付,数字身份证,远程办公,都是未来在元宇宙中生活的基石,但人们也要注意元宇宙是现实生活的辅助,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全部,它永远只是一个工具而已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