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
  2. 多元宇宙的大佬们(“多元宇宙”是万能的,也是无能的)

多元宇宙的大佬们(“多元宇宙”是万能的,也是无能的)

◎北大獾

还没形成什么深刻的印象,漫威电影宇宙第四阶段已经临近尾声了。早年看漫威,还在影院里,就想搜索下一部上映的时间。现在之所以还在追,似乎只是延续十几年来的习惯。往往听到别人议论,才意识到可以去看电影了。看过以后,却又增加了新的疲惫。

第四阶段最主要的特点:一是新人上位,二是多元宇宙。前者而言,《猎鹰与冬兵》《黑寡妇》《鹰眼》,用意都在于此。猎鹰要接班美国队长,黑寡妇要推出妹妹,鹰眼要教育徒弟,据说,下一步还有浩克的表妹。连着几部看下来,无论剧作还是角色,都难说叫人眼前一亮。至于多元宇宙,则在《洛基》《假如……?》《蜘蛛侠:英雄无归》中渐次铺开,直到这一部《奇异博士2:疯狂的多元宇宙》,意在淋漓尽致地表现。

对于多元宇宙的设定,我个人始终缺乏好感。但也可以理解,对于如此漫长的系列电影来说,独立的剧本创作,空间已经越发狭窄,因此不得不向漫画原作汲取更多灵感。漫威漫画历经八十多年,已经无法脱离多元宇宙而单独成立,电影自然难免受制于此。对于电影运筹而言,多元宇宙至少带来两种可能:一是主角和来自其他宇宙的自己作战。基本一致的个性和能力,搭配不同的背景和选择,使得新人物一出场就自带光环,可以令人信服地给主角制造困难或提供帮助。

这一次,我们自己的(或者说编号616宇宙的)奇异博士,在宇宙穿行中一共遭遇了三个自己:一是和超能力小姑娘一起穿越来的尸体;二是838宇宙引发宇宙对撞已被处死而影响尚在的阴影;三是受到黑暗神书诱惑在不同宇宙作恶的妖魔。在838宇宙接受检测的时候,电影告知我们,不同宇宙的两个奇异博士,不仅思维方式接近,甚至伤痕近似度也达到98.6%。那么,如何在相近命运、相近个性——比如失去爱人、神机妙算、城府极深等等——的基础上,实现精神上的突破,从而拯救多元宇宙,就成为对“我们的”奇异博士的考验。

第二种可能性,是在主角身边环绕各种本不该出现的、熟悉的配角。最显眼的就是卡特特工。真可谓“我是漫威一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”。她好像就住在漫威的摄影棚里,随时待命。开始是记忆闪回,后来是改变时间轴制造平行宇宙,现在则堂而皇之地告诉你,平行宇宙本来就有一大堆,一切皆有可能。

因此,当美国队长不再参演,随叫随到的卡特队长就成为他的平替版本。这使得《奇异博士2》有点像一支NBA球队,全队薪资总额受限,队中只有奇异博士和绯红女巫两个超级巨星,又想形成抱团的效果,只好借助多元宇宙概念,给普通球员也取个绰号,假装他们是明星吧,于是有了这一部电影中的光照会。

理论上,多元宇宙设定当然还能带来多元景观的呈现。可是,为了保持不同宇宙在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上的相近,漫威的想象力也被束缚了手脚。电影彰显不同宇宙之间区别的桥段,竟然不过是讲其他宇宙的红绿灯和我们不同。此外,也不过是奇异博士换个发型,或是留个胡子一类,无关痛痒。

总而言之,漫威的这种手法,就叫做吃老本。将系列电影中已有的成型搭配拆散,重新排列组合,打破了电影作为架空艺术、幻想空间的职能,以迎合粉丝的观影趣味。这是创造力衰竭的标志。此前,我也为《蜘蛛侠:英雄无归》里三代蜘蛛侠的同框激动不已。那是多元宇宙概念最辉煌的一刻,足以掩盖电影本身的孱弱。可是,这种创意到底不过是一锤子买卖。二十年来的情怀,只够消费这一次。漫画改编史上,其实也只有蜘蛛侠有这样的潜力可挖。

十几年下来,英雄们无休止地谈情说爱、苦闷不舍、家国情怀……人人都是苦大仇深。以至于还想在漫威电影里收获有新意的情感,就只好一边面面俱到,照应不同的关系;一边叠床架屋,表达扭曲的情感。

电影处理了奇异博士多方面的情感,对克里斯汀,对王,对旺达,对穿行多元宇宙的小孩子,都能做到首尾照应。可是无论在哪一方面,都不能打动人心,不过勉强缝合而已。然而,为了配合奇异博士的演出,漫威叫已经在《旺达与幻视》结尾解除精神危机的旺达,在这一部电影里疯狂得变本加厉,就真是让人神伤。

也许是从其执掌时间宝石上得到启示,两部奇异博士,都喜欢从尼采的永恒回归思想上薅羊毛,堪称逆练尼采。如果说第一部的结尾,奇异博士借助无限回归与多玛姆达成协议,还有机巧、别致的效果。这一部里的旺达,则彻底颠倒了尼采的主张。尼采说:“这就是生命吗?好吧!那就再来一次!”旺达补充说:“我同意!但是要换一个宇宙!”多元宇宙竟然提供了一个重新投胎的机会,可以消灭宿主,占据对方的人生。这种既温情又残忍的扭曲办法,尼采再世,不知当做何想。若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,在尾大不掉的巨轮上强行转弯,我们的旺达,本来绝不会如此。以追寻幸福的名义,将扭曲感贯穿始终,也正是这部电影给我最深的印象。

相关文章